胃食道逆流
老德燕中醫@凌琪翔醫師
生活壓力大、三餐不正常、飲食西化,使胃食道逆流在近幾年越來越普遍。它是指食物經由食道進入胃中之後,又逆流回食道而產生的各種症狀,像是火燒心、胸痛等。如果逆流物上到咽喉(稱為咽喉逆流),可出現聲音沙啞、喉嚨異物感、咳嗽、反覆清喉嚨等症狀。老德燕中醫@凌琪翔醫師
現代醫學認為,胃食道逆流的主因,是位於食道和胃交界處(即賁門)的下食道括約肌因故鬆弛,以致於胃的內容物逆流至食道,甚至到達咽喉中。由於胃酸是強酸,具刺激性和腐蝕性,到食道後會在胸口處造成灼熱感。久而久之,胃酸會造成食道黏膜受損、發炎,甚至導致食道組織病變或癌變。
雖然現代醫學認為下食道括約肌鬆弛是主因,但在藥物治療上卻是以抑酸劑為主,也就是抑制胃酸分泌以降低胃酸對食道造成的刺激和損害。這雖能讓部分患者的症狀暫時獲得緩解,卻也大大削弱胃酸分解蛋白質、殺菌,以及促進胰液及膽汁分泌的功能。由於胃酸低下,細菌得以存活,並在腸道中大量繁殖,加上消化液分泌減少,便有更多食物供細菌發酵。發酵產生的氣體會引起腹脹,增加腹內壓而使逆流更加惡化。此外,研究也發現,當胃食道逆流的內容物是來自於十二指腸,或是當有咽喉逆流卻沒有火燒心的症狀時,抑酸劑緩解症狀的效果不佳。
中醫從整體觀出發,並不認為病灶出現之處就是問題的癥結點。消化功能涉及到各個臟腑間的氣機升降:“升”包含了營養的分解、吸收和利用(中醫將此統括在“脾”的功能之下), “降”則指飲食在消化道中依序傳輸(統括在“胃”的功能之下)。
“脾”、“胃”的升降不僅相互牽動,也與情志的調暢(“肝”)及呼吸(“肺”)有關。一旦氣機升降的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,就會在最脆弱的地方產生病灶。臨床上可見,胃食道逆流的患者,通常也伴隨其他消化相關及消化以外的問題,像是胃脹、噯氣、便秘、腹瀉、納差、鬱卒、緊張、疲乏、少氣、痰多等。中醫治療胃食道逆流,是依據診得的病因,採取諸如益氣、健脾、和胃、疏肝、溫中、清熱、降逆、化濕、導滯等方法,以恢復正常的消化功能為目標。當有胃食道逆流的症狀出現時,可先從以下的方式來改善。若症狀依然持續時,就要尋求專業的醫療協助。
個人如何讓症狀緩解?
1. 避免咖啡、巧克力、酒精、碳酸飲料,以及油膩的食物
2. 飲食有度,避免暴飲暴食
3. 飯後不要躺平也不要趴睡
4. 將床頭的床腳墊高15-20公分
5. 勿穿過緊之衣物
6. 減重(若BMI>25)
7. 戒菸
8. 腹式呼吸(可增加下食道括約肌的張力,亦可降低焦慮及壓力)
都都 DFPS97 噐糳